• 歡迎訪問福建自考網!福建自考網為考生提供福建自學考試信息服務,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網站,官方信息以福建教育考試院www.eeafj.cn為準。

聯系我們:  0591-87666380

距4月自考成績查詢預計還有19

距10月自考考試時間還有177

考生服務:

  • 常見問題|
  • 考試安排|
  • 所在位置:福建自考網 > 福建自考復習備考 > 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6)

    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6)

    2022-02-16 11:15:07   來源:其它    點擊:   
    自考在線學習 +問答
       

      【導讀】2022年4月的福建自學考試時間為:2022年4月16-17日。還沒有復習的考生要抓緊時間啦!下面,福建自考網小編將為大家帶來: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6)。

      

    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6)

     

      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6)

      第六章 世界聯系和發展的基本規律

      世界的聯系和發展是通過一系列的基本環節而實現和展現的,各個基本環節的內在聯系即是世界聯系和發展的規律。其中,質量互變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個規律具有根本的性質,它們是世界聯系和發展的基本規律。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了事物存在和變化的最基本的狀態和過程;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和變化發展的內在動力;否定之否定規律更具有綜合的性質,它從總體上揭示了事物發展的辨證過程,揭示了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方向與螺旋式上升的辨證形式。

      第一節 量變質變規律

      事物總是由量變引起質變,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量變與質變的相互交替構成事物的上升性發展的基本內容,這就是量變質變規律。

      一、質、量、度

      質,是使事物成為它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內部規定性。質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事物是具有一定質的事物。另一方面,質是一定事物的質,離開物質的質只是主觀的抽象。質與事物自身的直接同一,使人們可以通過對質的把握而把豐富多樣的世界區別開來,尋找不同質的事物之間的關系。

      人們對事物質的兩種不同把握方式 —— 實體-屬性,系統-穩定。

      實體-屬性,是從內在與外在的角度來把握質的。質是事物的內在規定,屬性是質的外在表現。一事物的質總要通過它與其他事物的關系以及同人或主體的關系表現出來。事物的質在與他物的關系中表現出來,就是這一事物的屬性。一事物與他事物的關系是復雜的,它的質也表現為多種多樣的屬性。人們是為了實踐的需要去認識事物與區別事物的不同的質的。因此,我們必須從事物多方面的屬性中抓住與實踐密切相關的本質屬性,確定符合實踐需要的事物的質。

      系統-穩定態是從事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的過程、狀態來把握質的,現代控制論、系統論、信息論以及自組織理論、突變論等等揭示了這一方面的極其豐富的內容。穩定態指一個系統在一定的環境影響、干擾面前能夠通過一定的信息、反饋保持自身系統的不變性。

      從穩定態角度看質的規定性,與從屬性看質的規定性,二者是不同的:第一,穩定態實際上是動態的,是在動態過程中自身表現出來的穩定,是多種多樣變化中的穩定。屬性盡管是相關性的表現,但本質上是靜態的,即事物的質在這一關系中便是這種屬性。第二,從穩定態角度看質,體現出質的歷史演化,從而把歷史過程和演化的方向引進質的研究中來。而對屬性的研究則主要是從事物多屬性中把握它的本質屬性,從而把握事物的質,是一種橫向的綜合把握。

      量,和質一樣,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種規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事物構成因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數量或形狀表示的規定性。量的規定又可以區分為內涵的量和外延的量。外延的量是表示事物存在范圍和廣度的量,是可以用機械的方法來計算的量。內涵的量是表示事物等級程度、構成方式、功能過程的量,相對更加深刻,是不能用接寫的方法來加以計算的。

      量的規定性和質的規定性是不同的。質與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卻不是這樣,在一定的范圍內,量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事物的量的規定性,又如同它的質的規定性一樣,也是多方面的。事物有許多屬性,每一屬性豆油自己量的規定性。我們在研究事物的量時,同樣一步也離不開實踐。區分事物的質是認識事物的開始,是認識量的前提,而由質進到量,則是對事物質的認識的深化。

      體現事物質和量的對立統一的是“度”。所謂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質相統一的限量。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極限或界限,叫做關節點或臨界點。度就是關節點范圍內的幅度。在這個范圍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而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質就發生變化。

      在度中,存在著質和量的對立、排斥。質規定量的活動范圍和變化幅度,限制著量的增減界限;量對質也有排斥的傾向。度又體現了質和量的統一。其主要表現是:第一,度是質和量的互相結合。第二,度是質和量的相互規定。度在具體事物中是極其復雜的:〈1〉由于關系的復雜化,關節點也會多樣化?!?〉由于演化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度的關節點在不同方向中有不同的變化。掌握事物的度對于認識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要真正了解事物,就必須把質和量統一起來,即掌握它的度。只有了解了度,才能準確把握事物,從而為我們的實踐活動提供一個正確的準則。

      二、量變和質變

      量變和質變是事物變化的兩種形式或兩種狀態。事物的變化是發生在度的范圍之內還是超出度的范圍,這是區分量變質變的根本標志。量變即事物的量的規定性的變化,是事物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較小的、不顯著的變化;是在度的范圍內的延續和漸進是一種保持事物質的穩定性的狀態。質變是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中斷,是舊質向新質轉化的決定環節,它發生在新舊交替的關節點上。把握質變,把握這個關節點,就成為正確理解量變和質變辨證關系的關鍵。

      第二節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又稱矛盾規律,揭示事物發展的源泉、動力及其實在的過程。因此,理解了對立統一規律也就把握了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一、辨證矛盾

      矛盾是辯證法的核心范疇。在把握矛盾范疇的辨證含義時,首先必須注意把辨證矛盾和邏輯矛盾區分開來。邏輯矛盾,是人們的思維過程不合邏輯、違反邏輯規則造成的,它是思維中的自相矛盾,是敘述的矛盾。辨證矛盾,是指對立同一,是客觀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是生活本身的矛盾。

      辨證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互相對立的方面之間又斗爭又同一的關系的哲學范疇。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都是事物矛盾所固有的兩種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屬性。這兩種屬性的相互結合、相互作用,便構成了辨證矛盾的運動過程。

      矛盾的同一性或統一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的內在的、不可分割的聯系,體現著對立面之間的吸引、相互結合的趨勢。矛盾同一性的具體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兩種:第一,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的互相依賴。第二,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的互相貫通。其貫通性又表現于矛盾雙方的互相滲透,互相包含,還表現于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的趨勢這兩種情形。這種相互轉化,包含著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之趨勢的貫通性,最明顯、最深刻地表現了對立雙方的內在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互相排斥的性質,即互相反對、互相限制、互相否定的性質,體現著矛盾雙方相互分離的趨勢。不同類的矛盾其斗爭性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同一類矛盾在其發展的不同階段上,斗爭性的表現形式也會不同。

      斗爭性和同一性是事物矛盾的良種相反的屬性,但二者有時互相聯系、不能分離的。

      二、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事物的矛盾有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之分。某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諸要素之間的對立統一是內部矛盾,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對立統一則是外部矛盾。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內因,外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外因。內因與外因的關系是辨證的。

      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它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礎,規定著事物演化的基本過程和基本方向。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第二位原因,外因的作用必須通過內因才能發揮出來。

      矛盾的同一性作用:〈1〉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雙方能在相互依存中得到發展;〈2〉使矛盾雙方能夠互相利用、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發展;〈3〉矛盾雙方的內在同一性規定著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勢。

      矛盾斗爭在事物量變過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動著矛盾雙方力量的變化。矛盾的斗爭在事物的質變過程中作用更加顯著。這個作用在于,只有通過矛盾的斗爭才能突破特定事物存在的限度。但矛盾斗爭并不等于發展。

      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相反的基本屬性,他們在矛盾運動中所處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矛盾同一性的相對性即是指它的條件性。任何矛盾的同一性都是暫時的、易逝的、相對的。矛盾斗爭性的絕對性是指它的無條件性。矛盾的斗爭性不是局限于某一具體條件之中,而是不斷地超越各種具體條件對它的制約,是普遍的、永恒的、絕對的。

      三、矛盾的發展和解決

      矛盾作為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是一種普遍的規定性。也既是說,矛盾是普遍的。矛盾的普遍性包括兩重含義:一是說,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二是說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存在著自始至終的 矛盾運動。矛盾是絕對的。矛盾的普遍性深刻地揭示了矛盾的內在發生。

      矛盾發展的特殊性或差別性,是指不同的事物或過程,其內部對立同一的具體關系各有不同的性質和特點。事物內部矛盾的特殊性規定了事物或過程的特殊的本質。認識矛盾的特殊性,就要從構成事物矛盾體系的諸多矛盾及其關系中去把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矛盾的發展過程由于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相互作用而顯示其不同的階段性。

      所謂根本矛盾,是指貫穿于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并規定事物及其過程的基本性質的矛盾。根本矛盾與非根本矛盾相互作用的,前者規定和制約著后者,后者又影響前者,加速或延緩前者的解決,從而加速或延緩事物的發展過程,使其顯示出階段性的某些特點。

      第二,矛盾的發展過程由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相互作用而顯示其各種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

      主要矛盾,就是指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過程起著決定的作用的矛盾。其他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的發展過程不起決定的作用的矛盾,就是非主要矛盾。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第三,研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就是要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辯證法的兩點論是有重點的,兩點論中內在地包含著重點論。辯證法的重點論是以同時承認非重點為前提的,重點論中內在地包含著兩點論。

      第四,矛盾的發展和矛盾的解決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矛盾的發展一定要表現為矛盾的解決。矛盾的解決即質變開拓著矛盾發展的新的方面、新的層次,是矛盾發展的最本質的體現。另一方面,矛盾的解決又取決于矛盾的發展。矛盾的解決是多種多樣的,其基本形式可分為兩種。

      第三節 否定之否定規律

      一、辨證否定

      否定之否定規律認為,辨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和聯系的環節的統一。理解辨證的否定,首先要理解辯證法的肯定范疇與否定范疇。可頂的方面是事物中維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這一事物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滅亡的方面,促使它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方面。兩個方面既對立又統一。一定意義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也就是肯定。

      辨證的否定具有如下性質和特點:

      首先,辨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中發展出來的否定,即此物通過其內在的矛盾而達到的對自身的否定,以此實現“自己運動“的。所以它是發展的環節和聯系的環節的統一。

      其次,辨證的否定就是揚棄。揚棄就是既有克服,又有保留,這是事物自身否定的基本特點。辨證的否定就是克服與保留的連續性和非連續性的統一。

      是否承認揚棄,突出地表現了辨證否定觀和形而上學否定觀的對立。堅持辨證的否定觀,反對形而上學的否定觀,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否定之否定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辨證否定的三個階段。否定之否定是整個發展過程的核心。從表現形式上看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曲折前進的過程,從內容上看是事物自己發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表明事物的發展過程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曲折性的兩種形式:一種是前進中的“回復”或“復歸”,另一種是前進中的“倒退”或“逆轉”。

      【結尾】以上就是“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6)”的全部內容,考生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如福建自考報名條件,福建自考解答,福建自考復習備考,可以關注福建自考網,也可加入福建自考交流群。

    福建自考培訓報名入口

    我已閱讀并同意《用戶隱私條款》

    上一篇: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5)
    下一篇: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7)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動、學習探討,提升自己。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自考信息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教程。

    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

    進入在線做題學習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

    查詢最新政策公告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